浮游菌采樣器是用于監測空氣中浮游微生物濃度的專業設備,廣泛應用于制藥車間、潔凈實驗室、醫院手術室等對空氣質量有嚴格要求的場所。遵循規范的操作規程,是保證采樣數據準確、可靠的前提,以下詳細介紹。?
一、操作前的準備工作?
首先需檢查
浮游菌采樣器的性能狀態。查看儀器外觀是否完好,采樣頭、培養皿支架等部件是否清潔無破損。接通電源,開啟設備,確認顯示屏、抽氣泵、定時器等功能正常,采樣流量穩定在設定值(通常為 100L/min),若流量波動超過 ±5%,需進行校準或維修。?
其次是采樣介質的準備。根據監測標準選擇合適的培養基,如營養瓊脂培養基(NA)用于一般細菌監測,沙氏葡萄糖瓊脂培養基(SDA)用于真菌監測。將培養基融化后,在無菌操作條件下倒入無菌培養皿,每皿約 15-20mL,待培養基凝固后,標記采樣地點、日期和編號,倒置存放于 4℃冰箱中備用,保存時間不超過 72 小時。使用前需將培養皿取出,平衡至室溫(20-25℃),避免因溫度差異導致冷凝水影響采樣。?
環境準備同樣重要。采樣前需關閉采樣區域的門窗,停止人員流動和空氣凈化系統以外的設備運行,使環境處于穩定狀態,通常需提前 30 分鐘準備。若為潔凈室,需在空調系統正常運行一定時間(如 1 小時)后再進行采樣。操作人員需穿戴無菌服、口罩、手套,避免自身攜帶的微生物污染采樣環境。?

二、具體操作步驟?
1、采樣點布置:根據監測區域的面積和布局,按照相關標準確定采樣點數量和位置。采樣點應均勻分布,避開通風口、墻角等氣流死角,高度一般與呼吸帶平齊(距地面 0.8-1.5m)。將采樣器平穩放置在采樣點,調整采樣頭高度,使其與培養皿處于同一水平位置。?
2、無菌操作裝樣:在無菌操作臺上,打開培養皿包裝,去除上蓋,將培養皿放置在采樣器的培養皿支架上,確保培養基表面無氣泡、無雜質。蓋上采樣器的防護蓋,避免采樣過程中外界污染物落入培養皿。?
3、參數設置:根據環境潔凈度等級設定采樣體積和采樣時間。例如,A 級潔凈區通常設定采樣體積為 1000L,B 級區為 500L,具體可參考相關標準。在采樣器上設置好參數后,再次確認采樣流量,確保與設定值一致。?
4、啟動采樣:按下采樣啟動鍵,設備開始抽氣,空氣中的浮游微生物隨氣流撞擊到培養基表面。采樣過程中,操作人員需遠離采樣器,避免干擾氣流;禁止打開防護蓋或觸碰培養皿,防止污染。若采樣過程中出現異常(如設備異響、流量驟變),應立即停止采樣,記錄異常情況并重新采樣。?
5、采樣結束處理:采樣完成后,設備自動停止運行,操作人員在無菌條件下取下培養皿,迅速蓋上蓋子,做好采樣記錄(包括采樣時間、環境溫度、濕度、采樣體積等)。將培養皿倒置,放入恒溫培養箱中培養,細菌培養條件為 30-35℃,培養 48-72 小時;真菌培養條件為 20-25℃,培養 5-7 天。?
三、操作后的處理與維護?
采樣結束后,關閉浮游菌采樣器電源,拆卸采樣頭和培養皿支架,用 75% 酒精棉球擦拭采樣頭內外表面及設備外殼,去除可能殘留的微生物。對于可拆卸的部件,可進行高壓蒸汽滅菌(121℃,20 分鐘)處理,確保下次使用時無菌。?
培養結束后,對培養皿中的菌落進行計數,按照標準方法計算每立方米空氣中的浮游菌濃度(菌落數 ÷ 采樣體積)。若培養皿中出現蔓延菌落或異常菌落,需記錄并分析原因。實驗廢液和用過的培養皿需按醫療廢棄物處理規定進行滅菌處理,避免造成環境污染。?
定期對浮游菌采樣器進行維護保養,包括清潔空氣過濾器、檢查抽氣泵密封性、校準采樣流量等,建議每 6 個月進行一次流量校準,確保儀器長期處于良好工作狀態。同時,做好設備使用記錄和校準記錄,存檔備查,為微生物監測的質量追溯提供依據。